98岁的母亲悄悄地离开我们已经一个月了。母亲,这位有着70年党龄的新四军老战士,生前极少谈及自己,更没有留下回忆录,我们对母亲的身世和往事知道的也不多。我还是听一位朋友说,青浦福寿园新四军广场,新四军战士纪念墙上刻有母亲的名字“胡百流”。母亲在世时我就想去看个究竟,可惜如今已是母亲身后的事了。
日前我独自驱车前往青浦福寿园,由沪青平公路转外青松公路不远就到了。来到福寿园才知道这里是国内首家别具一格的人文纪念公园。由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与福寿园共同兴建的“新四军广场”座落在东园,占地5500多平方米。广场松柏环绕,芳草茵茵,主体部分是一面坐北朝南、长达88米的新四军纪念墙。纪念墙由花岗岩浮雕和大理石纪念碑组成,碑体刻有《新四军军歌》、新四军活动地域示意图,新四军1938年和1941的战斗序列表。新四军广场纪念碑新四军将士名单首批上墙的是4150人,目前已有6215位新四军战士英名被镌刻于纪念墙上。广场前还有1530多位老战士在园内安眠。
2005年新四军广场落成,2006年广场被列为“红色旅游基地”,2007年名列上海市红色旅游景点第一位。新四军广场作为上海市首屈一指的红色旅游基地,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们来到这里参观纪念。
从88米长的纪念墙上六千多人的名录中找到母亲的名字也挺不容易的。好在名录分为1938年新四军创建时期和1941年皖南事变后重建时期两部分,女战士的名字为注明女性字体稍小,且母亲是1941年新四军重建时在苏北编入新三师的,这样就把查找的范围缩小到1941年三师部分。我顶着烈日和高温查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在三师的第241位找到了母亲的名字——“胡百流”!我如释重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,可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了!也要感谢那位细心的朋友,在几千人的名录中竟然记住了母亲的名字,还告诉了我!
随后我在园内走了一圈深感惊异。我发现福寿园与传统陵园大不相同,它“建文化陵园,创陵园文化”的定位,在人文资源、人文纪念、教育基地、雕塑艺术、红色旅游、文化旅游等方面形成独特了的优势。
从首位影视名人程之先生的入住,到迎徒步壮士余纯顺回家、为一代艺人阮玲玉安家,这里已荟集了曹荻秋、沈柔坚、曹聚仁、朱物华、孙大雨、黄绍芬、金焰、张慧冲、杨振雄、万赖鸣等沪上众多杰出人物的纪念碑、人文纪念博物馆、遗体捐献者纪念碑、艺术墓雕和名人名家的勒石墨宝。这些宝贵的人文资源,浓缩了上海地区近、现代历史,与其说福寿园是公墓,还不如说是一处“仰社会名人,寻文化之根”的人文纪念公园。这里已被世界殡葬协会列入世界十大公墓,与法国拉雪兹、俄罗斯新圣女、美国林茵公园等公墓齐名,并冠以“东方最美的墓园”的美名。
评论